潘功胜出任央行党委书记(资料图)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出品 鲁速|文
凤凰网财经讯 7月1日下午,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潘功胜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免去郭树清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职务。
在今日正式官宣之前,潘功胜都并非“掌舵”央行的热门人选。但若从其履历来看,也并不能称之意外。前两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易纲和他一样,都曾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所以,亦有分析人士预计,潘功胜有望出任央行行长。如果是这样,央行将恢复党委书记、行长由同一人担任的常态。
一、曾是工行、农行上市关键人物
潘功胜是一位老央行人,自2012年6月起就开始担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6年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据央行央行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潘功胜生于1963年,是经济学博士、研究员。1980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嘉兴学院前身)会计系,因成绩突出,被留校担任经济系教师。
1987年9月至1993年7月,不甘于现状的潘功胜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连续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在取得了人民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潘功胜并未停止求学的脚步。1997年至1998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2009年上半年及2011年上半年分别在中央党校、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学习。
从人民大学毕业后,潘功胜在工商银行工作近15年。1993年8月至2008年4月,潘功胜先后担任工商银行房地产信贷部副处长,计划财务部处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组织部副部长),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深圳分行副行长,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股份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如今有“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于2006年10月上市,潘功胜功不可没。
2008年4月,潘功胜结束了工商银行的工作,赴任农业银行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执行董事,分管农行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农行IPO等事项的具体运作。其间兼任香港农银国际董事长,中国农业银行(英国)董事长。
在潘功胜的组织和协调下,农行IPO团队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科学设计发行方案、引入“绿鞋”机制,精心提炼“县域经济蓝海”投资故事等方式,为IPO打下了良好基础。2010年农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在完成了两家国有大行上市的使命后,2012年6月,潘功胜赴任央行任副行长,完成了从商业银行副行长到央行副行长的跨越。
潘功胜从步入金融行业,到今天出任央行党委书记,刚好三十年。
二、学者型监管、兼职教授 获得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著作奖
和易纲一样,潘功胜身上也有着浓重的学者标签。在操盘两家大型银行上市后,他连续推出了多部专著《国际大型银行成长之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银行价值分析》和《大行蝶变-中国大型银行复兴之路》。其中,凭借《大行蝶变》一书获得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著作奖。
在一次回母校座谈时,潘功胜鼓励学弟学妹表示,从学生到踏上工作岗位再到今天的自己,他一直坚持的是“学习”。
不仅如此,潘功胜还是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教授西方经济学;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在担任央行副行长之初,就发表了名为《加快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夯实金融宏观调控和审慎监管基础》的监管文章,详细阐述了我国金融统计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2019年,8月5日,美国财政部以不干预汇率贬值为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潘功胜发表题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下简称《文章》)的署名文章,回应美国的无端指责表示,“此举罔顾美国保护主义下单边关税升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普遍调整的基本事实,也与美国5月发布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结论不一致,是美国挑起和升级中美经贸摩擦整体策略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其政策评估的不透明性和任意性,国际市场上任何不受美国政府欢迎的价格调整都可能被随意打上外国政府干预的政治标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尽管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但我们判断不会无序贬值,外汇市场在经历短暂震荡后终将回归基本面。我们将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潘功胜在文章中详细说道。
2020年,在《中国金融70年70人特别谈》中,潘功胜详谈了我国外汇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理顺汇率价格信号,为市场主体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稳妥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推动金融市场更高层次开放,建立健全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
三、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外汇储备稳中有升
丰富的求学经历和扎实的专业能力成为了潘功胜工作最好的助推器。
在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之前,潘功胜并没有外汇管理经验,而且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给人的第一感觉有些腼腆,彼时难免让市场对于他能否胜任有些许疑虑。
但潘功胜迅速用实际行动打消了这种疑虑。
2016年3月,潘功胜刚刚履职两个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印发了《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2016年)》的通知,要求各全国性中资银行应尽快转发所辖分支机构,依法合规办理各项外汇业务。
一个多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真实性审核的通知》,5月31日,又印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的通知;同日,宣布废止失效14件和修改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7月初,公布废止和失效27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不到半年时间,就让市场感受到了这位“腼腆学者”的雷厉风行。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不完全统计,潘功胜担任局长以来,共出台或废止37个综合性政策法规,4个基本法规、2个账户管理相关法规、2个行政许可文件,和29个其他文件。
潘功胜担任外汇管理局局长的几年也是我国外汇政策遭受重大考验的几年,同时还是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几年,他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但是,潘功胜经受住了考验,在他担任外汇管理局局长期间,“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外汇储备稳中有升。”
“2023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主体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政策工具更加充足,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潘功胜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他还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逐渐呈现出的新特征:市场运行呈现较强的韧性,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汇率避险工具更多运用,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的大幅提升大幅压缩了汇率风险敞口。而且外汇市场监管者面对市场的变化时,也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